- 活動報名|開春了,百名小記者相約一起去領略智慧氣象、感受季節的變化嘍!~
當説起天氣和氣候,大多數人只會聯想到發生在大氣中的現象。然而,如果忽略了海洋,我們實際上會錯失極其重要的一環。
海洋覆蓋了地球約70%的面積,它是影響全球天氣和氣候的主要因子,也是氣候變化的關鍵角色。如今,氣候變化的影響與日俱增,這使得海洋觀測、研究和服務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重要。
2021年世界氣象日主題定為“海洋,我們氣候和天氣”,也是為紀念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計劃(2021—2030)的啓動。而為了科普小記者對氣象知識的認識,實地感受風雲變化,3月20日,大同日報小記者編輯部特組織百名小記者深入氣象局實地體驗採訪嘍~~
小知識:
什麼是“氣象”呢? 氣象是指大氣的狀態和現象,如冷、熱、幹、濕、風、雲、雨、雪等。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世界氣象日"由世界氣象組織於1960年6月確定。為了加強國際間的氣象研究與合作,更好地把氣象觀測結果應用於人類的各項實踐活動,1878年國際氣象組織在維也納成立,該組織1947年9月召開氣象局長會議,審議並通過了《世界氣象組織公約》,公約於1950年3月23日正式生效,國際氣象組織由此改名為世界氣象組織,併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
歷年主題
1961年 氣象
1962年 氣象對農業和糧食生產的貢獻
1963年 交通和氣象(特別是氣象應用於航空)
1964年氣象經濟發展的一個因素
1965年 國際氣象合作
1966年世界天氣監測網
1967年 天氣和水
1968年 氣象與農業
1969年氣象服務的經濟效益
1970年氣象教育和訓練
1971年 氣象與人類環境
1972年 氣象與人類環境
1973年 國際氣象合作100年
1974年氣象與旅遊
1975年氣象與電訊
1976年 天氣與糧食
1977年 天氣與水
1978年 未來氣象與研究
1979年 氣象與能源
1980年 人與氣候變遷
1981年 世界天氣監測網
1982年 空間氣象觀測
1983年 氣象觀測員
1984年氣象增加糧食生產
1985年氣象與公眾安全
1986年 氣候變遷,乾旱和沙漠化
1987年 氣象與國際合作的典範
1988年 氣象與宣傳媒介
1989年 氣象為航空服務
1990年 氣象和水文部門為減少自然災害服務
1991年 地球大氣
1992年 天氣和氣候為穩定發展服務
1993年 氣象與技術轉讓
1994年 觀測天氣與氣候
1995年 公眾與天氣服務
1996年 氣象與體育服務
1997年 天氣與城市水問題
1998年 天氣、海洋與人類活動
1999年 天氣、氣候與健康
2000年 氣象服務五十年
2001年 天氣、氣候和水的志願者
2002年 降低對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的脆弱性
2003年 關注我們未來的氣候
2004年 信息時代的天氣、氣候和水
2005年 天氣、氣候、水和可持續發展
2006年 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
2007年 極地氣象:認識全球影響
2008年 觀測我們的星球,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OBSERVING OUR PLANET FOR A
BETTER FUTURE)
2009年 天氣、氣候和我們呼吸的空氣(Weather,climate and the air we breathe)
2010年 世界氣象組織致力於人類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
2011年 人與氣候
2012年 天氣、氣候和水為未來增添動力
2013年 監視天氣,保護生命和財產
2014年 天氣和氣候:青年人的參與
2015年 氣候知識服務氣候行動
2016年 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
2017年 觀雲識天氣
2018年 智慧氣象
2019年太陽、地球和天氣
2020年 氣候與水
2021年 海洋、我們的氣候和天氣
往期精彩活動影集:
活動時間:2021年3月20日上午8時30分準時集結
活動地點:
大同市氣象局
報名人數:
100人
報名要求:
報名時需在活動標識處標註:
相約氣象日
記者 李玉瑋
-----------------------------------------------------------------------